企業內部出口管控制度(ICP)介紹

企業內部出口管控制度(ICP)介紹
< 1 2 3 >
 

  為了使出口管制成為國家安全機能的一環,許多國家都屬於或是支持各種國際管制建制,例如瓦聖那協議、飛彈技術管制協定、核供應國集團、澳大利亞集團,以及化武公約。成員國同意,依各國國家安全利益、對某些管制產品的貿易予以規範。在管制清單上的產品通常需要出口許可證才得以出口。此外,成員國也同意就拒絕出口及可疑的最終使用者交換情報。

 

  今日,主要的外交政策議題就是核不擴散以及反恐怖主義。各國將出口管制系統作為一項外交政策的工具,以迎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及國際恐怖主義的擴張。例如,核供應國集團的成員國便十分關心核武的擴張及可能用途。某些軍商兩用或是特殊的核子產品都需要出口許可證,而且相關企業或國家也必須對其他國家提出保證書,載明使用該批產品的人員、地點及方式。

  

  出口管制同時也反映各國的經濟利益。經濟安全的面向包括建立及維護安全的國內產業基礎,維持國內關鍵資源供應,以及建立簡明的產業經營法規。簡言之,出口管制有助於國家安全、外交政策,以及經濟利益。

您的企業為何需要出口管制?

  在二十世紀,政府機構列出長串的詳細出口管制清單,完全控制了產業的出口。這種作法將責任大多歸向政府相關管制機構,而出口商幾乎不負責任。這種模式已經有所改變。

 

  二十一世紀的出口管制是政府與產業的合作,雙方共同承擔責任。今日的模式中,政府列出理性合理的管制清單(也就是列出的關鍵產品清單較少),促進合法的貿易。然而,政府減少關鍵產品清單後,就會要求產業必須更仔細篩選出口產品的最終使用者。

 

  透過ICP指南,政府向出口商解釋他們所需負的出口管制責任。ICP讓企業有明確的步驟得以依循,按照該國定下的法規,負起相關出口管制義務。

 

  要預防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以及載具的擴散,關鍵在於對軍火及軍商兩用產品的出口管制。ICP具體的政策和流程,可防止企業不慎成為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幫兇。

 

  未遵守出口管制,對您的企業可能造成相當大的傷害。如果您出口的產品不慎落入惡人之手,而又遭媒體披露,則可能成為國際醜聞。此外還需面對政府判刑。若您的企業已有ICP,即使不幸不慎觸犯出口管制法規,裁罰時也能成為減輕量刑的考量。

 
< 1 2 3 >